近日,一篇名为“当今中国像极了1973年的日本?”引起不少人的注意,本文在此不欲就该文内容发表观点,倒是对文中提到的时点——1973年——大感兴趣。1973年值得关注,不是因为那年发生了著名的第一次石油危机,而是因为该年不仅是日本经济的减速元年,更是另一庞大经济体——西欧的减速之年。
西欧与日本同年踏上减速之路,这应当不是个偶然。转折的发生固然与其拥有相似的经济模式有关,但另一原因可能才是决定性的——大建设见顶。首先,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大建设,之所以选择这一名词,主要是为了和一个名为——地产基建周期——的概念相区别。相信很多人听说过,地产基建周期是经济常态运行中的一种周期变化,由于地产基建供需变化而出现经济波动。但是,这种常态化因素不适于解释1973年西欧与日本的情况,因为,支撑两地经济高速增长近三十年而后突然减速的真正背景是个特殊因素——二战的系统性破坏!战争结束了,自然要恢复重建。但这种重建是一种系统性的全面建设,其建设规模之宏大与深远,估计只有另一种全面建设——从无到有的新兴建设堪与之相比,显然,这是地产基建周期的自然波动状态所不能比拟的,据此特别命名为大建设。
我们将这两个地区的主要代表国家日、德、意、法、英五国列为观察对象,会发现上述五国在上世纪50——70年代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6%、6.7%、5.6%、5.3%和2.9%,这个增长率排序恰好与上述各国的战争破坏情况相对应,德日两国破坏程度最为严重所以增长最快,而英国破坏程度最低(未发生地面战争)所以增长速度最慢。如图所示:
重申这个简单规律:破坏程度越大则重建需求越大,由此推动经济在重建时期保持更高的增长速度。这种大建设状态下,经济运行显然是以硬件的大规模供给为主,其中又以下述四类供给为核心:基础设施、不动产、固定资产与耐用消费品。还有一点很值得注意,那就是这些国家在重建期很认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所以组建了很多国有企业参与核心产业的运营。
告别了战争的残酷,废墟上的重建驱动经济运行进入了高速增长模式。从1945年二战结束开始,到1970年代初,上述各国的大建设进程走过了将近三十年,无一例外地取得了极大建设成就:基础设施恢复至战前水平、城镇化率超过70%、汽车家电全面普及。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上述核心供给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使用周期长,而且质量越好周期越长。所以,一旦经济发展到充分供应状态,新增需求就会坚定下滑,而只要新增需求量下滑,经济的快速增长态势就不得不发生转变。有两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可用来监测大建设的发展程度:粗钢生产量和发电量,指标见顶之际,就是大建设巅峰之时。下图显示,那一年是1973年。
大规模建设见顶了,经济增速自然要受到影响,如任由其发展,后续不良反应将不断发酵,这显然是任何一国政府都不愿看到的。不论崇尚何种经济哲学,在真正面临经济困局之时,政府从来不袖手旁观,反而是积极干预经济。而在政府的经济调控武器库中,有两张屡试不爽的王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确,在此前不短的经济史上,每逢面临困难,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都会在关键时刻大展神威,成功防止经济运行过度偏离轨道。所以,当1973年的经济减速开始后,这两大武器再次被政府祭出,而这一次,效果却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0
推荐